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脉管炎,是一种发生在周围血管的慢性、炎症性、闭塞性疾病,多伴有继发性神经病变,主要发生于四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尤其以下肢多见。
病因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吸烟、寒冷、潮湿、外伤、感染、营养不良、激素紊乱、遗传、血管神经调节障碍、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症状
脉管炎的临床特点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受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严重者可有肢端溃疡或坏死。好发于男性青壮年,女性少见。多在寒冷季节发病,病程迁延,病变常从下肢肢端开始,以后逐渐向足部、小腿发展。单独发生在上肢者很少见,累及脑、心、肾等部位者更少见。
脉管炎的分期
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周期性发作。按肢体缺血程度分为三期:
1. 第一期(局部缺血期):为病变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酸胀、易疲劳、沉重和轻度间歇性跛行。当患者行走1-2里路程后,小腿或足部肌肉出现胀痛或抽痛,如果继续行走,则疼痛加重,最后被迫止步。休息后,疼痛立即缓解。再行走后症状又出现,称为间歇性跛行。随着病情的发展,行走距离逐渐缩短。此乃因行走后肌肉需氧量增加所致。检查患肢皮温降低,皮色较苍白,足背动脉或(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常有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
2. 第二期(营养障碍期):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酸胀等症状加重,间歇性跛行日益明显,行走距离缩短,休息时间延长,疼痛转为持续性。在肢体处于休息状态下,疼痛仍不止,称为静息痛。夜间更为明显。患肢皮温明显降低,皮色更加苍白,或出现紫斑、潮红、皮肤干燥,汗毛脱落。趾(指)甲增厚变形,小腿肌肉萎缩,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腘动脉、股动脉搏动亦可减弱。
3. 第三期(坏死期):除上述症状继续加重外,患肢严重缺血,静息痛更为加重,疼痛剧烈,经久不息,患者日夜屈膝抱足而坐,整夜不眠。食量减小,体力日衰,明显消瘦。若并发局部感染,可出现发烧、畏寒、烦躁等全身毒血症状。肢端组织缺血更为严重,产生溃疡或坏疽。大多为干性坏疽,趾(指)端干枯发黑,可向近端延伸。坏死组织脱落后,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若继发感染,可变为湿性坏疽。根据坏疽的范围,可分为三级:Ⅰ级,坏疽局限于趾(指)部;Ⅱ级,坏疽延及趾蹠(指掌)关节及蹠(掌)部;Ⅲ级,坏疽延及足跟、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上。
脉管炎的并发症
本病除上述血管方面的病理变化外,尚有神经、肌肉、骨骼等组织的缺血性病理改变。若并发局部感染,可出现发烧、畏寒、烦躁等全身毒血症状。肢端组织缺血更为严重,产生溃疡或坏疽。大多为干性坏疽,若继发感染,则呈湿性坏疽。
毒血症:是指细菌所产生的毒素或其它毒素进入血循环而产生的全身性中毒症状。
干性坏疽:干性坏疽与细菌感染无关。流往某种组织的血流被堵住或是减少,就会发生干性坏疽。当肌肉坏死时会极为疼痛,肌肉一旦死亡,它会变为麻木,并慢慢变成黑色。在坏死组织及活组织之间,会出现一条肉眼可见的分隔线。
湿性坏疽:即感染性“潮湿”坏疽,是一种在坏死肌肉上繁殖的名叫梭状芽胞杆菌的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将一个区域内的肌肉及上层皮肤杀死所造成的。
为了防止坏疽,有时医生无可避免地须将部分肢体截除。这也将是本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治疗
1. 非手术疗法
①一般疗法:包括严禁吸烟,患肢防寒保暖,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患肢进行运动锻炼(Buerger运动法)等。
②药物疗法:中医中药,血管扩张剂,去纤维蛋白治疗。
③交感神经阻滞。
④肢体负压疗法:将患肢置入密闭舱内,上肢给予-10.6kPa(-80mmHg),下肢给予-13.3kPa(-100mmHg)之压力,每次10~15分钟,1~2次/日,10~20次为一疗程。
⑤高压氧治疗。
2. 手术疗法
①胸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适用于早期患者。
②肾上腺切除术:经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后不能行动脉重建术的晚期患者,可行肾上腺切除术。亦可一并切除交感神经节。
③动脉血栓内膜剥除术。
④动脉旁路手术。
⑤大网膜移植术:分带蒂移植与游离移植,通过皮下隧道,将网膜依次拉至肢体远端。
⑥肢体静脉动脉化手术。
⑦介入技术:这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血管内超声消融技术,通过一种波长的超声波把已经堵塞的血管复通。
日常护理
脉管炎病程较长,不易彻底治愈,而且如果不是病情严重的时期,就不需要住院治疗。脉管炎大部分时间属于病情稳定期,因此日常护理就会显得比较重要,如果不够注意,就会造成病情的反复发作。
日常生活尽量注意以下的环节:
(一)避免外伤
患者应避免外伤,特别是患肢。因脉管炎病人肢体血液循环不畅,抗病能力差,受到外伤后伤口极易感染,创口不易愈合。所以必须要患者保护好缺血的肢体,病人必须穿宽大、舒适的鞋袜,避免因局部摩擦引起擦伤;趾甲应及时修剪,以免过长撕裂损及皮肉,亦不得在修剪时损及皮肉;嵌甲、鸡眼、胼胝等足部疾患在处理时亦不可伤及内部组织和血管,伤后不可擅自涂抹刺激性较大的药物,以防引起化学性损伤。因为这些强烈的化学药品(如碘酒)涂抹后,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局部组织受到更大的损害。
(二)不要吸烟
大量的医学资料和临床统计表明,绝大多数脉管炎病人有一个共同的长期大量吸烟史,且吸烟越多,病情越重。脉管炎的复发,大多与重新吸烟有关。这些情况均提示,吸烟与脉管炎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烟草对血管的损伤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吸烟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增多,引起血管痉挛和损伤内皮细胞。
(2)吸烟对脂质代谢产生有害的影响,可使脂蛋白的分布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代谢因子发生变化,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和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
(3)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有亲和力,可降低血液与氧结合的能力。低氧血症又会加重内皮细胞的损伤,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的形成。
(4)长期吸烟能增加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的水平,增强血小板活性和延长其生存时间,抑制PGI生成,降低红细胞的变形功能和纤溶酶原含量。烟草中含有的芦丁蛋白能活化因子Ⅶ和Ⅻ。吸烟可使血小板释放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刺激物,促使肌细胞向血管内移行,更有利于血管病变的发生。
因此预防脉管炎一定要少吸烟,已经患有脉管炎的一定要戒烟。“烟与腿,二者不可兼得。”如果重度吸烟者出现下肢麻木、冷、痛,或者行走一段距离后需要休息几分钟才可以继续行走时,就要高度警惕了,应尽早到血管专科进行检查。
(三)患肢锻炼
功能锻炼不仅可以防止肌肉萎缩,而且使肢体的血流量增加,促使血管侧支开放,保持肢体活动能力。但是,患肢锻炼不能操之过急,活动量要适当。因为患肢本身处于缺血状态,过度活动时必然加重症状。这里所说的活动适当,就是以不引起肢体疼痛为度。
(四)注意饮食调养
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多食黑木耳,少吃或不吃黏性食物,如黏黍米面、年糕、芝麻糖之类,这些食物可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动速度缓慢,而引起血栓形成,使原已狭窄的动脉完全阻塞。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保持心情舒畅,以饱满的激情、充沛的精力去生活、学习和工作。发现初期症患者要及时到医院诊断,并积极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五)避免寒冷刺激
在寒冷季节要适当保暖。寒冷将使血管收缩,血流量更加减少,缺血引起的症状愈加严重,这说明肢体保暖的重要性。脉管炎病人在家中调养措施有:(1)病人衣服宜宽大、保暖,不得过小、过紧,影响血液运行,更不可使患肢受寒。(2)冬季病人应准备特制的棉衣、棉袜、棉鞋以保护患肢,这些防寒衣物以穿脱方便、保暖性强为原则。(3)除患肢局部坏死外,均应每日用温水泡洗患肢一次,如用对症的洗药则更好。(4)局部不建议用热水袋或中药敷。
(六)节制性生活
临床与实验研究均证明,脉管炎与性激素紊乱有关,其中与前列腺素E1有更密切的关系。临床上因性生活不节制而复发的例子屡见不鲜,所以脉管炎患者应节制房事。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每周最多1-2次。如同房后有下腹坠胀或次晨精神困乏无力,则为应节制的范围。更重要的是环境应温暖,舒适,决不可在阴冷的环境甚至非室内进行,这样即使是健康人也是危险的。
(七)其他注意事项
(1)坚持按时、按疗程服药治疗,不要任意中断。(2)在治疗期间,每天要保持足够的睡眠(8-12小时)。(3)服药中需忌酒及辛辣刺激物品。(4)不要擅自用药,特别是麻醉药、消炎药,越用病情越重,后果非常危险。(5)如有病情变化,及时到专科进行诊治。
标签: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copyright © 2012-2024 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