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简称脉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多见于亚洲,欧美少见。绝大多数发生于青壮年,以男性多见。病变主要累及四肢的中、小动脉,浅表静脉和伴行静脉也受累。病理改变为血管壁的节段性、非化脓性的炎症和腔内血栓形成。管腔阻塞,引起肢体缺血产生疼痛或肢端坏疽。病变呈周期性发作,多数发生于下肢。
临床表现
1、疼痛 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其基本原因是肢体缺血,如果伴有神经炎或继发感染则疼痛加剧。轻者休息时消失或减轻,行走或活动后,疼痛复现或加重,形成间歇性跛行。重者疼痛剧烈而持续,尤以夜间为甚,形成静息痛,常使患者屈膝抱足而坐,企图借轻微的静脉充血来增加缺血肢体的供氧量。情绪刺激和受冷均可影响血管的舒缩反应,常可加剧疼痛。
2、发凉和感觉异常 患者患肢发凉、怕冷对外界寒冷十分敏感,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早期症状患部体表温度降低,尤以趾(指)端最明显,因神经末梢受缺血影响,患肢趾(指)可出现胼胝感、针刺感、麻木感或烧灼等感觉异常。
3、皮肤色泽改变 因动脉缺血,致使皮肤异常苍白。在伴有浅层血管张力减低,皮肤变薄者,皮色在苍白的基础上,出现潮红或发绀,当肢体下垂时更为明显。
4、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足背或胫后动脉、尺或挠动脉的搏动,随病变进展而减弱乃至消失。在检查动脉搏动的同时,注意肢体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如在踝、膝、腕部等处有无侧支循环动脉搏动存在。
5营养障碍 肢体缺血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包括皮肤干燥、脱屑、皲裂、出汗减少或停止;趾背、足背及小腿汗毛脱落,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或停止;小腿周径缩小、肌肉松弛,萎缩;指(趾)皲裂、变细。
6、坏疽和溃疡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疾病后期因肢体动脉不全、失代偿、血运障碍,常发生溃疡和坏疽。溃疡和坏疽可单发,也可同时存在。除肢体严重缺血外,大多有诱发因素,如失治、误伤、外伤、烫伤等。溃疡和坏疽,多首先足大踇或小趾,由趾端、趾甲旁或趾风缝开始,然后逐渐向近端发展。下肢坏疽可及小腿,上肢坏疽很少超过腕关节。坏疽多为干性,以后继发感染而成湿性。
7、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约50%的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在小腿或足部浅静脉,反复出现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表现为受累浅表静脉呈红色条索、结节状,伴轻度疼痛,急性发作持续2---3周后,症状消退,过一段时间又重复出现,病情可数月或数年而不被患者注意。
8、雷诺综合征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受情绪刺激和寒冷后,可出现雷诺综合征的症状,包括指(趾)苍白、发绀、继而潮红。
9缺血性神经炎 局部缺血性神经炎常见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肢体严重缺血而发生营养障碍改变的患者,而使神经处于缺氧状态所致。肢体常有触电样、针刺样剧痛,向肢体远端放射,并伴有发痒、麻木,蚁行感或烧灼感等感觉异常,在足部和小腿可见大小不等的麻木区,皮肤感觉迟钝或感觉、痛觉完全丧失,而且夜间加剧为其特征。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表现
(1)局部缺血期:以血管痉挛为主,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患肢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明显减弱。
(2)营养障碍期:出现持续性疼痛,夜间尤甚,剧痛常使其夜不能寐,迫使其屈膝抱足而坐,或将患肢垂于床沿,以增加血供缓解疼痛。这种现象称之为静息痛(休息痛)。
(3)组织坏死期:患肢动脉完全闭塞,发生干性坏疽,此后,坏死组织可自行脱落,在残端留下经久不愈的溃疡创面。
间歇性跛行出现在局部缺血期,静息痛出现在营养障碍期,而组织坏死期会出现干性坏疽。
肢体抬高试验(Buerger试验):病人平卧,患肢抬高70°~80°,持续60秒,若出现麻木、疼痛、苍白或蜡黄色者为阳性,提示动脉供血不足。再让病人下肢自然下垂于床缘以下,正常人皮肤色泽可10秒内恢复正常。若超过45秒且皮肤色泽不均匀,进一步提示患肢存在动脉供血障碍。
标签: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copyright © 2012-2024 厦门沃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13021446号-19